五号楼一四二寝室
寝室大搬迁那会儿,姐妹六人唉叹不已:无论是从地段、楼层、朝向、方位……哪个角度来看,咱都可谓是从复旦最好的寝室(或者再加"之一")"下放"到了复旦最差的寝室(决不加“之一”)!每念及此,总是“痛定思痛,痛何如哉”……然而渐渐的——不,很快地,这份“左迁”的不快就烟消云散,完全不当回事儿了,因为我们都发觉:地理环境远不及心理环境重要,用社会学家的话说:生活的质量不在于由何处承载,而在于由何人组合。317也好,142也罢,不过是我们的“集合名词”罢了。
咱这“集合”都挺乐天,说起群口相声来能让姜昆大山汗颜;却也不乏“深沉”一刻,谈起人生态度社会前途一样能谈得长嘘感叹风清云淡。“集合”内诸人性格爱好迥异:有的醉心于日本偶像,有的痴迷于唐诗宋词;有的无辣椒不欢,有的吃面条都要蘸醋;有的“驻颜有术”,有的“厨艺高超”;有的嗜“老K”如命,有的看电影欲狂;有的推崇《鹿鼎》,有的最爱《笑傲》;有的大大咧咧,有的心细如发……多姿多彩,看也看不够,说也说不完。
这四年,要说没有一丁点别扭,那是假的。但,生病时为你端来的一份汤、献血后天天帮你泡的满满的水瓶、考试失利时一声安慰一声劝勉、生日那天诡黠的笑容防不胜防的“圈套”……在记忆深处散发着最温馨的气息,熠熠闪亮,再也挥之不去。——于是忽然发现,自己是那么的容易感动;于是终于明白,这四年的点滴琐碎,已足够我感动一生。
从6-317到5-142,这一段成长的记录,这一处永远的起点和思念
——不需要轰轰烈烈,只贵在真真切切。